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充嘉陵服装厂的环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南充嘉陵服装厂的环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七十年代初,一分钱能买到什么?
你纯是寻奇猎怪,贬低那时人民生活贫困。那时人穷,并不象某些人想的拿一分钱购物。
在1***0年,一分钱可买两根针。儿童拿一分钱可买两块硬糖。上海大白兔奶糖,五分钱一颗。一般人听了吐舌头。
我可以从反面告诉今天年轻人那时的生活。
泥鳅,今天很贵,那儿时经常抓大半盆。可是没人吃,那时枣庄人不吃泥鳅。
丝瓜,长大了象棒锤,孩子们摘了玩。但没人卖丝瓜。
当然,好象那时不允许私人买卖。我讲一件我经历的事。
是庆祝九大,还是召开学习***著作先进会。各地代表住进当时的东方红旅店。市革委的接待干部找我父亲,要做白套袖,围裙,白帽。以便餐厅人员穿戴正规。这点活作为服装厂,实在不想干,于是拿到家里,变成私活,由我大姐干。完成了,没***,当时这事没法,人家没法给钱。代表会开始了,那人领着我,说:二孩子,你回家拿个盆,装一盆菜走。家里太寒酸,没有饭盆,只好提个水桶去。结果我提了半桶土豆炒肉丝,二十多个大馒头。那个大叔又用报纸包了一条牧丹烟。我回家了。我回家了。父亲给了我两元钱,说那里有茅台酒,买二两尝尝。当时公家管饭不管酒,谁喝自掏腰包来一杯。那一年,茅台酒一瓶8元。二元钱二两半。服务员先把酒倒在量器里,再倒入我的茶缸。
在那时,说笑话常说上海蛮子取乐。上海人呀,抓个蚂蚱,一家五口一顿菜,饭吃完了,蚂蚱才吃一半。上海人呀,买一两肉,这一两肉塞牙缝也不够啊!当时的枣庄,没人吃蚂蚱,也没人吃蝉蛹。山东人,穷大方,死要脸面。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从那个年代流行的一首儿歌,开始讲一分钱的故事。
那个年代,形容某人节俭或者抠,怎么说的,一分钱攥在手里都得攥出水来。现在呢,得一块钱了。
那是兜里有两角钱上街都踏实的年代,至少不会饿肚子了。
记得上一年级时,礼拜天玩藏猫猫,钻到大人床底下去了,唉,发现两个一分钱硬币勒,赶紧揣兜里,这个不能交“公”,意外收获。
家里用完的牙膏皮,那得收起来,等收破烂的来了,得卖钱,记得中华牙膏皮3分钱一个,像四新牙膏皮就小一些,2分钱一个,平时那个钱就是这么攒的。男同学经常伙着去捡破烂,好像没有谁是贴补家用,那就是没事干,也没有什么好玩的,滋生出的一种另类乐趣,这事是绝对不能让大人知道,得挨揍,让大人丢人现眼。
一分钱真能起作用,那时候玩赢橡皮筋游戏,这得去商店买呀,问售货阿姨,多少钱一根?一分钱两根,两分钱三根,三分钱五根,听着就糊涂了,先出去算一算。那时候才上一年级,这个太复杂了,在那掰手指头算,瞎琢磨,噢,明白了!一分钱一分钱地分开买,告诉那阿姨买一分钱的橡皮筋,拿了两根走了,过来一会儿又去如法炮制一番,当时也不明白为啥2分钱买三根,分开买,两分钱可以买四根,还是以后学了四舍五入才明白了,咱真是先有实践后有理论的。
街边上,仿制***打小木头人靶游戏,一分钱一枪,经常有成人在那端着枪凑热闹,那是属于高消费游戏了。
记得菜市场的菠菜、萝卜,那都是一分钱一斤。冰冻带鱼一块钱三斤,据说都是来自舟山群岛的东海,吃着要香一些。基本上粮站供应的都是中米,一角三分八一斤。面粉也是中粉为主,一角五一斤,偶尓有上粉供应,得一角六一斤。鸡蛋是绝对的土鸡蛋,十个九角到一块三,分大小论个卖。四月间樱桃大量上市,两角钱一斤,兜里有五分钱,在路边买的人家自己种的樱桃,新鲜干净、又甜,份量不少。比较奢侈的食物是炒花生,一块二一斤。街上一角落有看小人书的书摊,一般一分钱看一本,厚的、带彩色的,就得两分钱了。咱对这个上瘾,上大一时都还去过街边看这玩意儿。很多老电影还是先看的小人书,后来才看的电影。
快五十载时光弹指间流逝,现在早已是一角钱起步的时代了,哪里还能见到那都成稀罕物的一分钱实物呢?还好,自己有一套大团结拾元版的纪念币,隔几年翻一翻看看,里面可是承载着不少美好的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充嘉陵服装厂的环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充嘉陵服装厂的环境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