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耐火泥热风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耐火泥热风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热风炉浇注料拌料比例?
热风炉浇注料的拌料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浇注料的质量和性能。一般来说,热风炉浇注料的拌料比例是水泥、砂子和骨料的比例。一般情况下,拌料比例为1:2:4,即1份水泥、2份砂子和4份骨料。这个比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浇注料的工作性能和强度要求。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使用条件和要求,添加一定的掺合料和外加剂,以提高浇注料的抗压强度、耐火性能和抗裂性能等。总之,拌料比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热风炉浇注料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热风炉烟道温度为啥上不去?
风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质量不好,煤气热值高,按照道理可以提供更好的风温,但你上不去,且风温也同步下降,需要考虑烟道压力的问题,如果你的烟道压力太大,废气温度很难上去,几乎不能烧炉,拱顶温度可能快速上去,但燃烧质量非常差。解决烟道抽力问题。另外,对于顶燃式热风炉,要考虑格子砖或则耐火球堵塞的问题。
古代耐火材料有哪些?
4000多年前,中国用杂质较少的粘土制作陶器和青铜。在东汉(公元25-220年),粘土耐火材料被用作窑料和烧制瓷器的匣钵。20世纪初,耐火材料向高纯、高密度、超高温方向发展。同时开发了不需烧成、低能耗的非晶耐火材料和高耐火纤维(用于1600℃以上工业窑炉)。前者如氧化铝耐火混凝土常用于大型化工厂合成氨装置二段转化炉内壁,效果良好。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使用耐高温、耐腐蚀、抗热震、耐侵蚀的特种耐火材料,如氧化物、氧化锆等,熔点高于2000℃的耐火化合物和高温复合耐火材料。
古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耐火材料,工业革命前后高炉、焦炉、热风炉用耐火材料,近代晚期的新型耐火材料及其制造技术,现代耐火材料制造技术及其主要技术进步,以及对耐火材料未来发展的展望,耐火材料与高温技术一起出现,大致起源于青铜时代中期。东汉时期,粘土耐火材料被用作窑料和匣钵。20世纪初,耐火材料向高纯、高密度、超高温方向发展。同时,出现了无烧结、低能耗的非晶态耐火材料和耐火纤维。
耐火砖主要用于什么地方?
1、耐火砖即耐火度不低于1750℃的无机非金属产品,适用于多种高温窑炉做砌筑内衬使用,其主要作用是用来保护其炉壳钢结构不被高温所融化的作用。
3、因为耐火性能优异,后来也被用在工业和家居生活中。很多人修建别墅都是使用耐火砖,能够大幅度提高防火性能。
4、耐火砖应用最为普遍的是在各种热工设备和高温容器中,作为抵抗高温作用的结构材料和内衬。
5、在钢铁冶金工业中,炼焦炉主要是由耐火材料构成的。炼铁的高炉及热风炉、各种炼钢炉、均热炉、加热炉等都不可缺符合要求的各种耐火材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耐火泥热风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耐火泥热风炉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