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越西服装厂招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越西服装厂招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董卓为何不能像曹操一样取得成功?
我不知道提问者所谓的成功标准是什么?我也不觉得董卓不成功,除了最后下场比较悲催之外。
董卓霸占京师时可谓风光无限,麾下几十万西凉铁骑天下无双,文臣名将数不胜数,他把持着皇帝号令天下,虽然官居一人之下的相国之位,其实行使的是皇帝的权力,当年就连曹操也曾依附于董卓门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曾经董卓似乎要比曹操成功的多。
曹操可以说是后来者居上,当董卓四面楚歌受到各方诸侯讨伐的时候,曹操顺势拉起队伍成为了一方枭雄,并有幸跻身进入了地方几大军阀之列,随着董卓势力的败亡,才有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最终取代董卓。
董卓的失败被杀和曹操的成功上位似乎并不矛盾,董卓和曹操一样,都是在乱世里凭借着手中的武装队伍发的家,但是董卓这个人没有曹操有远见和智慧,总是一副凶煞煞、色***、傲乎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的面前,熟悉他的人可能说他是男儿本色,不熟悉他的恐怕就得批上两句奸贼恶魔了。
在汉朝国祚未尽之时,董卓公然篡逆招致的灭亡纯属意料之内,有这种妄想是很正常的,连当年的曹操也有过这种想法,最终顶不住压力最终放弃了,可见曹操在权力膨胀后比起董卓还是非常有理智的,或许这就是曹操比董卓成功的地方吧。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这个人是挟天子令诸侯,天子都被他掌握了,并且他是丞相,因此他的实力非常的大。其实是孙刘两家联合起来都不一定能打败他,但是我们可能忘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董卓。他其实也是挟天子令诸侯,但是为什么他失败了而曹操会成功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曹操网罗天下人才,在他有了实力之后,他对天下的人才还是特别的尊重,只要这个人有才能曹操就放低自己的身段,却让他们得以所用。并且在曹操得到汉献帝之后,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做皇帝,他完美的塑造了自己忠诚的形象,因此在名义上他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师出有名。
而对于董卓来说,他所做的一切和曹操完全不一样,在他进入京城之后,他立马就把以前的皇帝废除了,反而把自己喜欢那个皇帝登上了皇位。那么这样的一个说法,在历史上有个很明确的定义,这个定义就是乱臣贼子。因为他直接把旧皇帝给废除了,而直接能控制皇帝在当时很容易发生,但是如果你把这个皇帝给废了,那么你就是乱臣贼子,在舆论方面还有一个不好的地位,那对于董卓来说,他就是这样做的。
这就是为什么董卓和曹操都是挟天子令诸侯,最后结果却不一样的原因,虽然两人目的一样,但是因为两个人的出发点和执行点不同,才导致最后的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区别。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借用一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名言可谓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绝大多数问题的关键!
大家看三国演义中的董卓,可谓一个“十恶不赦”坏人,甚至已经坏到不正常的情况了,简直啥都敢干,杀少帝,灭袁氏等等。但真实的董卓肯定不是一个所谓的“魔头”,起码在我的观点,他的行为,不谈是好人还是坏人,起码是一个正常人。
用所在阶层的利益来看董卓,大都能得合理的解释。
首先,董卓出身西凉,是中下级军官的代表。
大家可能不知道,西凉籍的士兵在汉朝比例非常大。所谓的汉朝中央禁卫军,俗称大汉北军,估计起码半数以上是西凉人。至于羽林军,虎贲军,作为皇帝的亲军,大部分都是西凉人,而董卓就是羽林郎出身。汉朝名将李广,赵充国,凉州三明等人都是西凉人,甚至大汉最后军神皇甫嵩,也是西凉人。可以说西凉人为大汉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很可惜,西凉人在大汉的地位很低,受到各方排斥,尤其是豪门大族的轻视,立功不赏的大有人在,这种反差未必不是董卓进京掌权的原因。
其次,董卓几乎做了大部分能做的。
董卓进京自然是打算掌权的,而此时还有汉少帝与何皇后在,但支持他们的外戚及宦官都被铲除了,没有话语权。这一点,世家也是支持的,董卓与袁隗商议,后者也同意了,这货可是当朝太傅,绝对的世家代表。另外董卓与董太后勉强是同族,不符众人利益的少帝自然被铲除,立刘协为帝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很可惜,董卓没有争取到世家大族的支持,他曾试图与世家合作,重用袁绍,曹操,封刘表刺史,提拔,韩馥、孔伷、孔融、应劭、张邈等人,敬重蔡邕,亲近士人,***党锢救臣等等措施。
可以说此时的董卓为了稳定势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惜得到的是失望。
最终结局就是,以世家大族为首的利益集团,完全不买账。
剿灭宦官集团,董卓是没出力的,世家们不可能把自己的胜利果实就这样便宜了董卓,然后就是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恼羞成怒的董卓灭了袁氏一族。即使如此,董卓也没能躲过世家的算计,董卓之死,与其说是吕布,不如说是王允为首的另一波世家势力操作的结果。
总而言之,董卓给不了世家大族所要的利益,阶级斗争从来都是利益之争。董卓代表的势力太弱,只是凉州一部分的势力,像皇甫嵩这种已经混成将门的凉州本地大家族都不支持他,更别论长安城的大佬们了,这样一来,还有什么未来可言呢?相比袁绍和曹操手下,人才层出不穷,董卓可谓是巅峰即没落。
两人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董代表庶族军阀的利益,曹代表寒族士族的利益,拥护的人自然多,这是其一。第二点很关键,这董的政治智商太低,废少帝立献帝这件事就违背了当时还算比较正统比较顽固的汉代老臣们的思想,比如王司徒从舆论角度来说就不属于正义的一方,而曹深知这一点,只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杀不立,这样就师出有名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越西服装厂招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越西服装厂招牌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