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莞服装厂降薪了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东莞服装厂降薪了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汽集团“集体降薪”,被裁下来的3000人怎么办?
不管集体还是个户隋便降薪都是违法的,降薪不行,裁下来的人员应按90年代下岗人员代遇解决,原因是,单位赔钱也好,亏损也好,是你管理层的问题,与工人无关,管理层应该找原因,工人工资一分钱都不应该少,裁员就是下岗,下岗就应该按90年代,下岗人员待遇享受。
2020年你的月薪降了多少?觉得如何?
小公在体制内,工资没降,不过身边在企业的朋友基本上都受到了冲击。
朋友A是本地一家旅游国企中层干部。疫情发生前,每月到手工资一万六左右,加上年终奖,一年30万+不是问题。疫情发生后,公司所属旅游景点、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产业全部停摆,收入几乎为零。为了应付正常运转,公司不得不削减支出,实行暂时性降薪。所有基本员工每月固定发1200,每月视恢复情况上班。中层只发基本工资,扣除五险两金后到手几乎为零,甚至不少还要倒贴。朋友A现在就是每月倒贴状态。平日过得相当小资的一个人,现在整天也扣扣索索,几乎不出门逛街,生怕花钱。用他的话来说,幸好还清了房贷车贷,否则这样零收入的日子不知怎么熬过来。
朋友B在本地一家机械公司上班,担任企划部经理,疫情前工资每月七千,现在公司已经降薪40%。由于出不了外单,预料未来两个月还会继续降薪,甚至不排除裁员的可能。
朋友C在啤酒厂上班,疫情前每天三班倒上班,工资过万,疫情发生后市场消费骤减,产能过剩,公司一线生产线已经开始实行轮岗上班。由于收入与计件关联,收入因此大幅下降,目前只能拿到4000左右,不及原来的三地之一。
朋友D原本开有三家餐馆,疫情前生意火爆,疫情后不堪房租、人工等重负,不得不清盘两家,生意不愠不火,勉强维持正常运转略有亏损,他说他现在的资金至多还能顶四到五个月,如果到时候还没办法恢复,他不得不关掉仅剩的这家餐馆。
2020年,受疫情影响,绝大部分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薪。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区别只是降多降少而已。
你降了多少?
2020年我的月薪一分没降,直接事业。心情美美的,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这不是反话是真心的心里话。我是一名在俄罗斯的打工者,在俄罗斯打工七八年了从最初的月薪1500到现在的月薪10000,领导好,工作自由不累。但这总归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其实我的生活很简单一个月在国内守家待地的一个月能挣上5000我就知足了,有在国外挣一万的工作所以一直没发回国找工作,回国创业更难(在国内我能找到一个月3000是工作就很不容易了,而且国内竞争更激烈,效益一不好领导老板就总找毛病的和我过我的工作没法比)现在俄罗斯疫情严重去不了俄罗斯打工了只能在家里待着,但是我是一个不会这么无意义干待着的人,我我的所有***都整合了一下。虽然现在还达不到我的理想,但是我坚信我不但会实现我的理想还会超越我的理想,过上我想要的生活!
2020年我的月薪涨了7%,折算下来是涨1100元人民币。个人理解这取决于这几个方面,第一是公司的行业和本身的发展潜力和实力,公司的涨薪激励机制怎么样,这是大的环境基础。第二是个人的岗位和能力以及对公司的价值贡献有多大。第三就是领导层对个人的赏识程度怎么样。
2020年1月,疫情突然爆发了,本来还有点提心吊胆。后来发现公司受到冲击不是很大,也就放心了,没有降薪,还涨了20%。
2019年3月升了次职,薪资调到了对应级别的下限。领导承诺,要是年底考核达到了要求,涨薪20%。1月初考核的时候,刚好超过了一点点,春节前年会领导通知说2月底正式调薪。结果春节疫情爆发,整个2月在家办公,招聘也停了,很多公司裁员降薪的……当时还挺忐忑的想着不降薪就可以了。结果2月的最后一天,涨薪通知如约而至,3月开始薪资按照最新级别执行,当时一颗大石头落地了,回家给媳妇做了可乐鸡翅,给四脚吞金兽买了最爱舔的奶棒。媳妇嘲笑我,看你那财迷德行。嘿嘿,涨薪谁还不开心呢?
2020年的工资大部分都降啦!特别是外贸定单接连取消,差不多降了一半的工资了。还有的公司裁人哦!前几天看到几个通知,在东莞的制衣厂停工三个月再开工。哎…2020年真的太难
更重要的是,降薪是公司生态的一个缩影。可以由此看出一个公司的好坏都受疫情有关,由于外国疫情日渐严重,资金***。特别是外贸公司的老板简直崩溃了,所以说工资降了只要公司不裁人混口饭吃就不错了。将心比心,今年谁都不好过。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工作…
在我看来,全世界在2020年都要渡过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希望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抗疫情!争取早日结束这个可怕的疫情[加油][加油][加油]
网传大量外贸制造业裁员或留职停薪,但感觉身边很少听到被裁的消息,你们身边有这种情况的吗?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我现在就是这个情况。
我之前在杭州萧山一个鞋厂上班,这边的鞋厂都是做外贸鞋,而且都是一些小工厂,现在我们这边基本上都放***了,有的就留下几个人,放***的基本上都是没有工资的。现在这边很多都和我一样,先放***2个月再通知,都失业了,而且这边找工作也很难,而且有些小孩还在这边上学,现在工作也不好找,很麻烦
我6号放***回家待了10天,在家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今天又来杭州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事情做。
这次疫情影响太多人了。
这个是的的确确、真真实实在发生的事情,目前应该只有公务员、事业编制、教师、医生、央企、国企等体制内的人是很安稳的,不用担心是否会丢掉工作,但凡牵涉到外贸的私营企业运营都会比疫前困难,我身边的生产型企业很多都在大批量的裁员,有的甚至濒临倒闭,很多人要为自己的饭碗发愁!真心希望疫情能尽快过去,经济能好转!
说一下我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吧
1、首先是外贸行业,年前和多年的老友一块吃饭,闲聊了一下他的外贸生意,之前一直在速卖通做了好多年的服装外贸,在疫情前一天的单量能有好几百单,虽然和大的公司外贸比不了,但是每个月的收益也非常的可观,赶上各种大促活动,销量和收益会更高。但随着疫情的到来,前期出口由于国内疫情无法出口,后期由于国外疫情也出口量也迅速下降。本来稳定的一天几百单现在只有寥寥的几单,老友现在已经将原来负责打包和客服的2位员工进行了辞退。
2、汽车行业:汽车行业本来在19年就下滑了非常的多,原本各方预估在20年将会迎来非常大的增长,但随着疫情的原因各方均缩减了支出,汽车购买力下降到了极点,随着汽车销售下滑,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很多产业的下滑,制造业面临了非常大的难关,很多车企进行了裁员、绩效考核等一切措施来度过难关,行业非常的不乐观。
你好,我是小久,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是的,是有一部分在裁员,现在疫情原因,导致做外贸的工厂受打击挺大,虽然还是有不少工厂货还是挺多,但有的都是去年的单子,所以现在看着还不错,而且也没有裁员,具体后面怎么样,谁都不知道,我所知道的为了度过这个难关,很多工人自愿降一点薪酬,可能每个人只是降一点点,但人多就不是一点点了,这给工厂老板减轻了很多的事情,因为,像去年年底的一些外贸单,外国活泼他现在可以收,但却要工厂老板自己掏出货的费用,飞机费,如果不出,就相当于货后面的尾款收不到,不过好在现在这么多人自愿降薪,来一起度过这个难关,相信这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一切都会恢复正常
***加载中...我身边虽然没有这样的案例,但是我想这种情况肯定是存在的,因为***病毒疫情在境外的发展非常迅速,全球感染人数已经超过240万,死亡人数超过16万人,现在大家救命尚且不暇,对于外贸出口肯定更顾不上了。
这种情况下,外贸制造企业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现在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要赚多少钱,而是怎么样让企业活下去,这既考验着国家的智慧,也考验着企业负责人的智慧,对于广大的从业人员来说,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
因为国际航班减少,物流成本提高,再加上消费者需求减弱,很多国际订单被延迟或者取消,作为不可抗力来说,企业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进行自保,降本增效成了企业首先考虑的问题,所以现在对外贸企业来说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路就是寻找新的市场,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如何将外贸市场转向国内市场,或者从欧美地区转向东南亚地区,这样可以保持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是这也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一是要建立新的市场营销体系,二是要调整自己的产品定位,三是新开发的市场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另一条路就是压缩自己的生产规模,因为是欧美市场出现了较大动荡,在这种情况下,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企业必须审时度势,避免产品和原材料积压,减少人工成本开支,保留一定的生产能力,为将来疫情过后的生产做准备,避免在现在的困境中出现问题而破产,所以就出现了题目中的情况,有些企业降薪,有的企业放***,甚至有的企业裁员。
我认为无论什么情况,也无论***取哪一种应对措施,现在企业最关键的就是活下去,而活下去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国家给的经济政策,首先是用好适当金融政策,增加手里的流动资金,其次是用好经济***政策,根据国家的指导,做好内需拉动,用国内市场替代国际市场,第三就是用好人力***政策,尽量减少裁员,获取国家的稳岗补贴,可以***取停薪休***或者底薪轮班的工作方式,保持企业低成本运转。
总之,现在对外贸型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关,但是随着全球其他国家疫情的发展,预计三个月之后国际订单会有所上升,因为现在全球很多国家已经丧失了基本的生产能力,一旦他们的库存耗尽,很可能会有一波需求,但是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全球经济衰退在所难免,长远看企业要有过3~5年苦日子的准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莞服装厂降薪了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莞服装厂降薪了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